在哪儿借这本书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全部2 )
购买二手书
内容简介 ······
尽管任何一段历史都有它不可替代的独特性,可是,1978年—2008年的中国,却是最不可能重复的,在一个拥有近13亿人口的大国里,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日渐瓦解了,一群小人物把中国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试验场,它在众口睽睽之下,以不可逆转的姿态向商业社会转轨……
在线试读: 咪咕阅读
作者简介 ······
吴晓波,1968年出生,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财经作家,“蓝狮子”财经图书策划人,哈佛大学访问学者。现任职《东方早报》社。常年从事公司研究,被聘为北京大学管理案例研究中心中国企业史研究室主任、客座研究员。
主要出版作品:《大败局》(2001年),《穿越玉米地》(2002年)、《非常营销》(2003年)、《被夸大的使命》(2004年),《大败局Ⅱ》(2007年)、《激荡三十年(上)》(2007年),《激亚马逊很早就认识到,客户评级和点评对提高产品的可用信息影响极大,它在这方面的先行优势也是该公司进军线下的最好助推。根据Bazaarvoice的研究,45%的实体店购物者在购买产品前会上网查阅客户点评,这一比例到2018年同比增长了15%。作为强势使用客户产品点评和卖家市场评价来决定某产品搜索排名的先行者,亚马逊相对于那些电商特质发展不够好的同等零售商具有明显的优势。但零售商仍然可以利用线上的点评为自己谋利。一家电商系统提供商表示,每款产品获得50条或更多点评,线上转化率就会提高4.6%,而客户阅读一条点评后发生购物倾向转变的可能性则会提高58%。[6] 因此,我们不难理解,亚马逊为什么会于2015年在其创立的城市西雅图首次推出亚马逊实体书店,并将客户的评分和点评放在其首次进军实体零售的核心和关键位置。正如我们在第5章中所提到的,每种书都带有一个标签,或者按书商的说法,那是一本“健谈的书”,上面有亚马逊网站的顾客点评和该书所获的星级,此外还有条形码。书架边缘不设价码牌,这就迫使顾客使用亚马逊的应用程序扫码,以获取书价及其他信息,或者由配备了手持设备的店员帮你扫描。荡三十年(下)》(2008年)……
《大败局》被评为“影响中国商业界的20本图书”之一,并于2007年出版修订版。
谁读这本书?
###
###
喜欢读"激荡三十年"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喜欢读"激荡三十年"的人也喜欢 ······
激荡三十年 目录
序言 我们的面孔,时代的面孔
第一部分 开放与激活(1978~1983)
民心思变,邓公奋起开国门
钱从何来,吸引外资遭寒流
特区先行,南下深圳开窗口
首钢改革,国企复活难破局
乡土星火,意料之外显活力
第二部分 骚动与喧哗(1984~1992)
企业元年,各路英豪齐登场
到海南去,价格双轨出奇招
物价闯关,冒险失利掀惊澜
治理整顿,南巡春风再出发
第三部分 激进与梦想(1993~1997)
铁腕治乱,清债分税救国企
价格大战,民族品牌狂飙起
五百强梦,激进主义成主流
意外转折,国退民进新国策
第四部分 震荡与博弈(1998~2002)
闯地雷阵,改革进入深水区
庄家凶猛,股市怪胎成痼疾
跨越彩虹,国企换血大重生
风景独好,中国制造显威力
第五部分 责任与理性(2003~2008)
SARS冲击,经济过热再调控
成长阵痛,外贸急增引摩擦
网络经济,青春飞扬新势力
大国崛起,奥运昭示强盛梦
十字路口,中国道路待探索
致谢
(收起)